大家好!我是浩源妈妈
眼看暑假接近尾声,可孩子们还沉浸在自由自在的假期节奏中:
熬夜追剧、沉迷游戏、随心所欲地安排每一天…………
这些看似轻松的日常,却可能成为开学后专注学习的隐形阻力。
面对即将到来的规律作息、课堂纪律与学业压力,如何帮助孩子平稳过渡、快速进入状态,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重点。
收心不仅是一种准备,更是一次成长节奏的有序切换。
收心法一:整理作业,建立完成意识
说到假期作业,很多家长都抱怨:
这个作业得天天跟腚后面催,更要命的是,你催了一百遍,人家愣是不行动,不到最后一刻坚决不写。
说到这,我倒是很有感触:不是不写,是时候未到,时候一到,他将会让你见证什么是真正的“中国速度”!
一支笔、一盏灯、一个夜晚,就能给你创造一个奇迹。
两个小时就能写完30篇日记,一个晚上就能完成暑假所有计算题目。
所以,作为父母,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能力,相信相信的力量哈哈哈!
不过,话说回来,假期作业不仅是任务,更是孩子学习责任感的体现。
家长还是要尽量引导孩子系统梳理作业进度,识别未完成或掌握薄弱的部分,及早补足。
不必过度强调“赶工”,而应强调“有始有终”的态度。
让孩子明白:
完成作业是对自己假期的一份交代,也是对老师与课堂的基本尊重。
踏实做完,才能安心迈进新学期。
收心法二:逐渐收敛娱乐,引入静态活动
假期最糟心的还不是作业,而是不离手的手机。
眼看要开学,我用很强硬的态度说:从明天开始手机一律上交,赶紧写作业……
孩子一脸的不高兴。晚上,孩子爷爷悄悄和我说:突然切断所有娱乐方式容易引发他们抵触,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还真是,不如各退一步。
冷静一想也是,那就试试“软着陆的方法”。
不是一刀切,而是逐步缩减电子屏幕使用时间,同步引入阅读、绘画、拼图、家庭棋类游戏等需要静心投入的活动。
让孩子在低刺激环境中重新培养专注力,也为课堂听讲做好准备。节奏放缓,心才能静下来。
收心法三:校准生物钟,重建作息秩序
虽然立了秋,但山东的“秋老虎”似乎格外厉害,尤其这两天,简直比夏天还闷热。
整晚开着空调担心孩子着凉,可关上没一会儿,就热得浑身冒汗,枕头和床单都湿透。
孩子整晚睡不好,就提出晚上7点起床,可老人觉得不能养成这种懒散的习惯。
虽然觉得心疼孩子,但确实很有道理。
假期紊乱的作息就像一辆偏离轨道的列车,需要提前复位。建议至少提前十天,每天将睡觉和起床时间向前调整15分钟,逐步贴近上学节奏。
配合合理的午休安排和清淡饮食,帮助孩子恢复精力充沛的状态。睡得好,才能学得进。
收心法四:总结与展望,仪式感激发动力
和孩子一起回顾这个暑假:最难忘的事、学到的新技能、留下的遗憾。
再用“新学期心愿清单”的形式,鼓励他们写下目标——比如交一位新朋友、挑战一项运动、提高某一科成绩。
通过家庭谈话赋予开学积极的情绪意义,让孩子从“不得不开学”转变为“期待开学”。
收心法五:打造学习场景,切换家庭氛围
把散落在沙发、床头的课外书重新放回书桌,整理文具和书包,为孩子创造一个整洁、安静的学习小环境。
家长也可同步进入“预备状态”,比如晚上关掉电视,一家人各自阅读或工作。
用行动传递“收心”不仅仅是对孩子的要求,而是全家共赴的成长节奏。
收心法六:情绪接纳与心理铺垫
有的孩子怕新学期换老师,有的担心功课跟不上,有的只是舍不得夏天的慵懒。
这些情绪都是真实的,需要被倾听和理解。
家长可以聊聊自己小时候开学前的小紧张和小兴奋,告诉孩子“有点忐忑是正常的”。
提前联系同学、聊聊校园趣事,也能有效缓解陌生感。
放下评判,多倾听,孩子的焦虑才能真正“落地”。
写在最后:
真正有效的收心,不是强硬地掐断娱乐、突然严肃,而是一场温柔而坚定的过渡。
它发生在作业本一页页填满的字迹里,在提早关灯的一个个夜晚,在父母陪伴阅读的灯光下,更在一次真诚的“开学谈心”中。
相信,用这10天,帮孩子把心稳稳接回日常的轨道,他们就能带着清醒的头脑和饱满的情绪,走进九月,走进新的成长时刻。
美港通证券-配资推荐-炒股配资知识-正规股票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