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医生,我身上痒得睡不着,给我开盒氯雷他定吧!”
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药械科陈雪医生介绍,这是在皮肤科门诊常听到的话。作为常见的抗过敏药,氯雷他定确实能缓解不少皮肤痒,但最近碰到好几个患者说“吃了没用”,细问才发现,都是用错了方法。今天就聊聊这个药,帮你避开那些看不见的“坑”。
氯雷他定到底能治啥
它主要对付的是“组胺”这个捣蛋鬼——比如荨麻疹发作时,身体会释放组胺,让皮肤起风团、发痒;花粉过敏引起的打喷嚏、眼睛痒,也和组胺有关。但像湿疹、蚊虫叮咬后的红肿痒,光靠它效果可能不够,因为这些情况不光是组胺在“搞事”。
这几个误区别踩
误区一:痒了就吃,不管时间
很多人觉得“痒了就吃一粒”,其实氯雷他定服药后1-3小时才开始发挥作用,想快速止痒可不行。
正确的做法是:如果是慢性荨麻疹(反复发作超过6周),最好每天固定时间吃,比如晚上睡前,既能避免白天犯困(虽然它比老款抗过敏药嗜睡感轻,但仍有人会觉得累),也能让药物在体内保持稳定浓度,持续抑制组胺。
误区二:剂量越大,好得越快
有患者说“吃一粒没效果,我就加了一粒”,这可千万别学。成人一天最多吃10毫克(通常是1片),过量可能会心慌、头晕,反而加重不适。
如果吃了3天还没效果,不是剂量不够,可能是没找对病因——比如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痒,吃氯雷他定根本没用,得先抗真菌治疗。
误区三:和感冒药一起乱吃
夏天吹空调感冒,又碰巧犯了荨麻疹,有人会把氯雷他定和感冒药一起吃。
但很多复方感冒药里含有“氯苯那敏”(扑尔敏),也是抗过敏成分,两者同服相当于加大了药量,容易让人昏昏沉沉,开车、操作机器时特别危险。吃之前一定要看看感冒药说明书,避开成分重复的。
最后提醒一句,氯雷他定虽然是非处方药,但孕妇、哺乳期女性,以及有肝病的朋友,最好先问问医生再吃。皮肤痒的原因太多了,别把它当成“万能药”,实在搞不清为啥痒,先让医生看看再用药,才是最稳妥的办法。
美港通证券-配资推荐-炒股配资知识-正规股票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